產品設計或UIUX設計本質上,都是「為面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法」,是具有功能性的 Problem Solver,它也可以是藝術,但本質上來說,更是一種有目的的商業行為。

因此不論是流程改善、溝通方式、架構變更、設計優化、程式優化…對產品設計師來說,只要能讓產品達成目的,都可以是設計手段的一種,像是對B端來說,介面好不好看跟好不好用比起來,視覺反而是較為其次的問題(當然如果介面糟糕到影響操作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最基本的問題來了,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什麼?

是正確了解問題是什麼,一個錯誤的方向就算你把細節做得再完美,它還是沒有解決問題。

很多坊間速成班出來的設計都會在這邊栽跟頭,因為比起操作軟體做出炫砲好看的介面,實際上設計師的工作更像在跟不同人做各種不同形式的「閱讀測驗」,答案也不是簡單的選擇題而是申論題,如果產品的問題主要不在於視覺或流程,那介面的拉皮就不是一個優先的改版選項。

在上手開工UI之前,作為設計師應該先問問自己

要解決什麼問題?

設計最怕就是需求搞不清楚,不會定義問題就無法收斂需求,在專案管理中有個詞叫Progresive elaboration就是類似的概念,在失敗產品的調查報告中最多的原因就來自於「對需求沒有共識」,也就是說整個團隊或執行對要解決什麼「問題」跟「用什麼解決問題」沒有共識。

對客戶來說這個問題重要嗎?

首先是「問題」對「我的客戶」是否重要,在團隊專案中會收集到很多開發建議,但首先要弄清楚問題是對誰,才不會搞錯解決方向跟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沒有比這個問題更嚴重的需要解決?

比方說一個網路商店有一個不影響操作與觀看的裝飾分隔線失蹤了,與此同時購物車的購買按鈕連結失效無法結帳…正常人都會優先去修理那個壞掉的結帳按鈕對吧。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花費的成本?

這個問題常常發生在無程式概念的設計身上,因為技術上的概念缺失,在提出解決方案時難免忽視背後營運跟開發的成本,最終搞出一個很難實際上線營運的方案,為了解決問題反而製造更多問題。

有什麼技術、業務、政治上的限制?

像是時程跟團隊技術上有沒有辦法配合?內部跟外部需求有沒有打架?各種利益相關人或單位是否有問題,這些聽起來是PM應該處理的,但其實「一切會影響到解決方法的障礙」都會是設計師需要略懂的範圍。

使用者試圖在這個畫面中完成什麼動作?

像是打開APP的目的是什麼,來到這個網站使用者會做什麼,在這個頁面使用者會想做什麼?或是你要引導使用者在這個頁面做什麼。

競品們都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抄競品真的是最快的應急方案,但設計師得搞清楚問題跟前因後果,從時尚圈各大品牌到網路各大社群平台,或許有設計師覺得這就是抄襲,但設計不是純藝術而是一門生意,這些品牌平台做的,講白一點其實是直接複製成功的商業模式,但有的模式成功有其背後特殊原因,不是照抄就能複製的。

為什麼這樣的設計會失敗?

設計方法百百款,總有一兩個在產品上被全民公幹或是做不起來,身為設計除了從成功的產品借鑑,也應該多看看那些失敗的方法從中得到教訓(像是各種訂電影票的APP或銀行APP就很多可以參考的)。

接著,我們不妨可以思考更多一點:

  1. 當你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時,背後支撐的數據是什麼?
  2.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替代方案?
  3. 為什麼這個解決方案,比其他的方案更好?
  4. 整體流程是如何運作?使用者怎麼到達?在這邊做什麼?為什麼會到達這裡?
  5. 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達成目標?
  6. 流程跟元件還有什麼是可以刪除的步驟?
  7. 為什麼這個流程或元件要放在這裡?有沒有可能放在其他地方?
  8. 這個元件或欄位是為什麼存在?
  9. 默認情況下為什麼要顯示這個元件或欄位?
  10. 流程拆分後會更加順暢嗎?
  11. 使用者能理解現在發生了什麼事嗎?他能預期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嗎?
  12. 我有沒有想過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態?
  13. 有多少種狀態?錯誤/成功/警告?

一個設計師,應該能對自己設計的每個元素或流程說出為什麼,並理解背後的原理,就像蓋房子的承重牆,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個位置設置,但作為設計師的人必須要知道。

設計師應當知道自己正在為誰,解決什麼問題。

產品既不是裝飾品也不是藝術品。它們只是實現目的的工具。因此,它們的設計應該保持中立。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any product is the a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effectively. As long as it happens, the product doesn’t need to have unique details that make it stand out from the crowd.